01
前兩天,看了一個孩子街頭找人簽字的簽字,感到好氣又好笑。
街頭,一個穿著黃衣服的小女孩,拿著考砸了的成績單。
老師要家長簽字,小女孩害怕回去被媽媽,於是上街找陌生人幫忙簽字,視頻中的路人有這樣幾種。
阿姨教育到:「小妹妹,這樣不太好吧,要誠實呀」,告訴女孩子別用一個錯誤彌補另外一個錯誤。
有奶奶鼓勵到「小姑娘, 不怕,考砸一次不算什麼,下次考試好了」,只要肯努力,一定會考好。
不忍心孩子回去被責罵:「來,叔叔幫你簽」
在測試的路人中,大多數在寬慰了女孩一番後,選擇了拒絕。孩子遇到問題不是和家長溝通,而是選擇一種不明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。在生活中,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對孩子說這樣的話:你咋這麼多話呢,還用得著你說嗎?你怎麼考得這麼差,上課是在玩嘛?趕緊閉嘴,我不愛聽你說話!很多父母都不會與孩子進行正常溝通,特別是覺得孩子犯錯的時候,更是不許孩子說話,因為他們覺得孩子的解釋就是頂嘴和狡辯。02孩子拒絕溝通:是他的心聲得不到父母的理解
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:青海一個15歲的少年因為不堪同學欺凌選擇自殺。
他留下了三封遺書里,將被欺凌的情節詳細地記錄了下來,拿飯盒,打開水,倒洗腳水、洗頭,甚至毆打。
很明顯,少年非常恨欺凌他的幾名同學,,不堪侮辱,選擇在六一這個孩子們快樂的節日輕生。
字字句句,訴說著一個少年心理上遭受的委屈和侮辱。
母親看到這一切,心如刀割,思前想後,回憶起孩子出事前的種種異常,而媽媽卻一直不以為然。
在事發前,在學校寄宿的兒子回到家,向父母哭訴自己被霸凌的事兒。
結果卻是被父母責罵了一番,之後把他送回學校。
再後來,得不父母理解和支持的男孩再次逃學,選擇外出打工,被父母接回後,依然是責罵,讓他以後不要再逃學了。
當與同學之間有了摩擦,父母不去教給他怎麼去處理困擾,反而站在對立面,責罵他。
孩子一下子會變得沒有依靠了,他會因為這世界上最親近的人竟然不理解他,傷心絕望,甚至崩潰。
不理解孩子,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被重視,甚至在校園裡成為被霸凌的對象。
曾經有教育專家說過:
在孩子尚不具備選擇能力時,多傾聽孩子的聲音,了解孩子內心的渴望,讓他成長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。
教育學者尹建莉說過:「恨意與懦弱表現相反,成因相同,都是父母對孩子的各種不認可和限制所致。」03孩子拒絕溝通:是他的情緒不被接納
前段時間,看到一則新聞讓人心痛不已。
在上海盧浦大橋上,一輛車停在路中間,持續了長達數分鐘。
突然,一個17歲的男孩從停在高架橋上的車裡衝出來,跑向護欄,豪不猶豫地縱身一躍。
緊跟其後的媽媽,拼盡全力卻只抓住了兒子的一隻白色球鞋。
生與死的距離,只不過5秒間。
母親崩潰地跪在馬路邊,捶打著地面,令人心酸。
這位母親的情緒失控地將車停車滾滾車流中,車內的對話內容不難想像,一定是充斥著責備,也許正是這短短的幾分鐘的交流,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有些父母,往往把自己不好的情緒,傳遞給孩子,就容易發生極端情況。
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,模仿者,你若情緒越穩定,孩子也會逐漸成長為穩定情緒的人。
父母處理到問題方式,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模仿和學習。
對孩子來說,給穩定的情緒,就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。04聰明的父母都會這樣做
親子關係的不和諧,低質量的溝通,家長和孩子的都會感到痛苦。
那麼,我們家長又如何做才能與孩子有著良好的溝通呢?
1、與孩子溝通時,最好的是「閉嘴」
平時里,我們許多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溝通是
「天冷了,該加衣服了;你正在長個子,必須多吃點」。
「你看樓下xx學習成績多好,你應該多向他學習」等等。
其實,對於孩子來說,父母暫時變成啞巴,真是一件無比開心的事。
起碼至少是耳根清凈,沒有人全方位無死角地被各種關心、叮囑、問候、指責、嘮叨侵入。
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·戈登說:「什麼也不說」(閉嘴)也可以清晰明確地表達接納感
2、傾聽孩子的背後,要學會與孩子共情。美國作家阿黛爾·法伯說過:「如果家長能傾聽孩子的敘述,孩子就會表達他們面臨的困境,有時候,孩子需要的是我們能與他們產生共情。」
當孩子說自己感到難過時,我們就該了解一下,孩子是為什麼而難過。
比如說,「你為什麼難過呢?是因為考試沒考好嗎?還是別人說你什麼了嗎?」
其實,不論發生了什麼,哪怕是孩子做錯了,受傷了,孩子只要感覺到難過,我們結合孩子的情緒,輕輕擁抱他,安慰他,然後再去幫助孩子癒合傷口。
這樣孩子就會在與父母交往中,獲得安全感和認同感,會越來越多地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內心世界。
《叛逆不是孩子的錯》中這樣說:「傾聽是關鍵,傾聽孩子不等於告訴孩子該怎麼去做。」
所以,真正的傾聽並不是聽孩子到底說了什麼,而在於真正傾聽孩子的感受。感受孩子語言背後的情緒,讓孩子感覺到被愛與尊重,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。
很多時候,我們向別人倒苦水時,其實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,並不是去尋求那個人的幫助。如果那個人傾聽,並表達出對我們的理解,這就夠了。
父母之愛子,則為之計深遠。
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,我們就需要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,接受孩子的情緒,讓孩子感受到存在的意義。
孩子拒絕與父母溝通的背後,都是心裡有說不出的苦
01
前兩天,看了一個孩子街頭找人簽字的簽字,感到好氣又好笑。
街頭,一個穿著黃衣服的小女孩,拿著考砸了的成績單。
老師要家長簽字,小女孩害怕回去被媽媽,於是上街找陌生人幫忙簽字,視頻中的路人有這樣幾種。
阿姨教育到:「小妹妹,這樣不太好吧,要誠實呀」,告訴女孩子別用一個錯誤彌補另外一個錯誤。
有奶奶鼓勵到「小姑娘, 不怕,考砸一次不算什麼,下次考試好了」,只要肯努力,一定會考好。
不忍心孩子回去被責罵:「來,叔叔幫你簽」
在測試的路人中,大多數在寬慰了女孩一番後,選擇了拒絕。
孩子遇到問題不是和家長溝通,而是選擇一種不明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在生活中,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對孩子說這樣的話:
你咋這麼多話呢,還用得著你說嗎?
你怎麼考得這麼差,上課是在玩嘛?
趕緊閉嘴,我不愛聽你說話!
很多父母都不會與孩子進行正常溝通,特別是覺得孩子犯錯的時候,更是不許孩子說話,因為他們覺得孩子的解釋就是頂嘴和狡辯。
02
孩子拒絕溝通:是他的心聲得不到父母的理解
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:青海一個15歲的少年因為不堪同學欺凌選擇自殺。
他留下了三封遺書里,將被欺凌的情節詳細地記錄了下來,拿飯盒,打開水,倒洗腳水、洗頭,甚至毆打。
很明顯,少年非常恨欺凌他的幾名同學,,不堪侮辱,選擇在六一這個孩子們快樂的節日輕生。
字字句句,訴說著一個少年心理上遭受的委屈和侮辱。
母親看到這一切,心如刀割,思前想後,回憶起孩子出事前的種種異常,而媽媽卻一直不以為然。
在事發前,在學校寄宿的兒子回到家,向父母哭訴自己被霸凌的事兒。
結果卻是被父母責罵了一番,之後把他送回學校。
再後來,得不父母理解和支持的男孩再次逃學,選擇外出打工,被父母接回後,依然是責罵,讓他以後不要再逃學了。
當與同學之間有了摩擦,父母不去教給他怎麼去處理困擾,反而站在對立面,責罵他。
孩子一下子會變得沒有依靠了,他會因為這世界上最親近的人竟然不理解他,傷心絕望,甚至崩潰。
不理解孩子,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被重視,甚至在校園裡成為被霸凌的對象。
曾經有教育專家說過:
在孩子尚不具備選擇能力時,多傾聽孩子的聲音,了解孩子內心的渴望,讓他成長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。
教育學者尹建莉說過:「恨意與懦弱表現相反,成因相同,都是父母對孩子的各種不認可和限制所致。」
03
孩子拒絕溝通:是他的情緒不被接納
前段時間,看到一則新聞讓人心痛不已。
在上海盧浦大橋上,一輛車停在路中間,持續了長達數分鐘。
突然,一個17歲的男孩從停在高架橋上的車裡衝出來,跑向護欄,豪不猶豫地縱身一躍。
緊跟其後的媽媽,拼盡全力卻只抓住了兒子的一隻白色球鞋。
生與死的距離,只不過5秒間。
母親崩潰地跪在馬路邊,捶打著地面,令人心酸。
這位母親的情緒失控地將車停車滾滾車流中,車內的對話內容不難想像,一定是充斥著責備,也許正是這短短的幾分鐘的交流,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有些父母,往往把自己不好的情緒,傳遞給孩子,就容易發生極端情況。
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,模仿者,你若情緒越穩定,孩子也會逐漸成長為穩定情緒的人。
父母處理到問題方式,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模仿和學習。
對孩子來說,給穩定的情緒,就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。
04
聰明的父母都會這樣做
親子關係的不和諧,低質量的溝通,家長和孩子的都會感到痛苦。
那麼,我們家長又如何做才能與孩子有著良好的溝通呢?
1、與孩子溝通時,最好的是「閉嘴」
平時里,我們許多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溝通是
「天冷了,該加衣服了;你正在長個子,必須多吃點」。
「你看樓下xx學習成績多好,你應該多向他學習」等等。
其實,對於孩子來說,父母暫時變成啞巴,真是一件無比開心的事。
起碼至少是耳根清凈,沒有人全方位無死角地被各種關心、叮囑、問候、指責、嘮叨侵入。
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·戈登說:「什麼也不說」(閉嘴)也可以清晰明確地表達接納感
2、傾聽孩子的背後,要學會與孩子共情。
美國作家阿黛爾·法伯說過:「如果家長能傾聽孩子的敘述,孩子就會表達他們面臨的困境,有時候,孩子需要的是我們能與他們產生共情。」
當孩子說自己感到難過時,我們就該了解一下,孩子是為什麼而難過。
比如說,「你為什麼難過呢?是因為考試沒考好嗎?還是別人說你什麼了嗎?」
其實,不論發生了什麼,哪怕是孩子做錯了,受傷了,孩子只要感覺到難過,我們結合孩子的情緒,輕輕擁抱他,安慰他,然後再去幫助孩子癒合傷口。
這樣孩子就會在與父母交往中,獲得安全感和認同感,會越來越多地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內心世界。
《叛逆不是孩子的錯》中這樣說:「傾聽是關鍵,傾聽孩子不等於告訴孩子該怎麼去做。」
所以,真正的傾聽並不是聽孩子到底說了什麼,而在於真正傾聽孩子的感受。感受孩子語言背後的情緒,讓孩子感覺到被愛與尊重,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。
很多時候,我們向別人倒苦水時,其實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,並不是去尋求那個人的幫助。如果那個人傾聽,並表達出對我們的理解,這就夠了。
父母之愛子,則為之計深遠。
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,我們就需要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,接受孩子的情緒,讓孩子感受到存在的意義。